此次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增加媒体暗访考核环节,可以说是运用新闻媒体推进工作的有效示范。
1月3日,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河北、湖北、广西等7个省份省际交叉考核组即日奔赴被考核省,中西部22个省区市2017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正式启动。2017年评估在考核内容上,增加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以及贫困县摘帽和贫困人口返贫情况的考核;考核方式上,调整为三项,实地考核增加了媒体暗访考核(2018年1月4日《人民日报》)。
脱贫攻坚成效究竟如何,科学完备的考核体系至关重要。以此次为例,在考核内容上,2015年、2016年主要考核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而2017年将增加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的落实,贫困县摘帽和贫困人口返贫情况的考核。其目的就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考核,既掌握成效又排查问题,从而把扶贫工作做扎实。
据悉,上述考核将通过第三方评估和省际交叉考核等形式进行,而媒体暗访考核形式的运用,无疑能够让考核更完备。一则考核内容和形式的固定,极容易让扶贫考核程式化,保不齐有的地方为了应对考核而形成了成熟的对策和模板;二则媒体暗访形式能够直接排查出真问题,弥补其他考核形式的不足。
当然,要让媒体暗访考核真正发挥威力,就须在暗访上下足功夫。也就是说,在考核前应杜绝跑风漏气,如此才能直观地反映出扶贫地区的真实情况以及扶贫工作的真实成效。因此,这就需要有暗访考核任务的媒体,一方面提前下足功夫,深入了解被考核地区的扶贫工作情况,另一方面也要端正态度,既不给基层添乱,又能将问题实打实地呈现。
同时,对于被考核地区而言,也应正确对待媒体暗访考核。为了不让问题曝光,现如今有的地方领导甚至打出了“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口号,面对媒体不敢或者不屑于发声,生怕一不留神成为负面舆论的焦点。实际上,新闻媒体是各级干部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帮手。面对媒体暗访考核,地方上也应端正心态,不能处处提防。
此次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增加媒体暗访考核环节,可以说是运用新闻媒体推进工作的有效示范。事实上,在扶贫工作以外的其他专项工作上,运用媒体暗访参与考核也未尝不可。这正是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要途径。所以,各级干部要善于和媒体交朋友而不是将其视作敌人,也要习惯于媒体日常的明查暗访。
因此,对媒体暗访助力扶贫考核应该点赞。笔者期待着媒体暗访,一方面将扶贫成绩真实地报道出来,另一方面将“脱贫质量不高”“算账脱贫”“突击脱贫”等扶贫领域的问题真实反馈上来。当然,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的开展,对于考核反映出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重视起来,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杨玉龙)